年度經營計劃與競爭戰略
競爭戰略之父——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總成本領先” “差異化” “專業化”三種競爭戰略,幫助無數企業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方向,而年度經營計劃則是落實競爭戰略的具體行動計劃,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兩者都是企業對環境變化做出的反應,其中,競爭戰略是年度經營計劃的方向,年度經營計劃中的目標、策略、資源規劃的最終方案,均需要根據競爭戰略來評估確定。例如:在“總成本領先”的競爭戰略框架下,年度經營計劃不僅應當制定詳細的成本管控指標,還應將發展規模優勢作為核心,將價格敏感用戶作為市場營銷策略的重點;在“差異化”戰略框架下,則市場份額不應當成為首要追求,顧客的滿意度相對更加重要,其目標客戶也不再是追求物美價廉的價格敏感型客戶,而是追求獨特體驗的個性化客戶;而“專業化”戰略框架下,其目標客戶是追求優質優價的高端群體,企業經營的重點應當是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客戶忠誠度。
業務競爭戰略梳理清楚后,相當于對企業的資源做了一次盤點,這也是年度經營計劃的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度經營計劃是在競爭戰略框架下制定的,其內容更加豐富完善;但是競爭戰略與年度經營計劃并不是絕對的先后關系,競爭戰略的時間跨度范圍也跟年度經營計劃不完全相同。年度經營計劃的時間跨度范圍通常為一年,而競爭戰略則可能更長或者更短。對于跨度更長的競爭戰略,一般在年度經營計劃制定過程中,可以結合經營分析結果,進行年度競爭戰略的制定,繪制年度競爭戰略地圖,對競爭戰略進行細化。
年度經營計劃與職能戰略
職能戰略是發展戰略和競爭戰略在企業各職能模塊的具體化戰略,是年度經營計劃制定部門目標、部門行動方案的依據。
職能戰略是對企業競爭能力的整體規劃。企業的業績需要通過各職能模塊的協同努力來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的價值在于提升這種協同性,將其變成實際行動計劃。例如:實施專業化競爭戰略的企業,需要制定技術領先的研發戰略,而人力資源戰略需要制定高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戰略,以及相匹配的寬帶薪酬戰略;這些工作在年度經營計劃中,體現為制定人力資源部的人力資源規劃、人才引進計劃、薪酬改革項目計劃、培訓計劃等。
發展戰略、競爭戰略、職能戰略,是一脈相承的支撐關系,各職能戰略之間,也暗合了一定的業務關系。年度經營計劃在此基礎上,將各職能戰略的策略規劃進行整合與細化,形成部門日常工作計劃和項目立項,從而支撐競爭戰略的實現。
上一篇:戰略規劃的6大誤區
下一篇:產業研發戰略包括哪些內容
關注正睿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正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1254號 粵ICP備13009175號 站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