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強調標準化管理,通過標準化管理可以從多個方面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零部件的標準化和通用化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具體零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好處如下。
零部件通用化指盡量使同類產品不同規格,或者不同類產品的用途相同、結構相近似的零部件經過統一后,可以互換替代,進而節約了相似零部件的設計與制造的工作量,這么做在縮短設計周期的基礎上簡化了零部件的管理。
零部件標準化指要通過對零件的結構要素、尺寸、材料性能、設計方法、制圖要求等,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的標準。零部件標準化是在產品品種規格系列化及零部件通用化的基礎上按國家標準來生產零部件,使通用零部件的應用范圍轉為工廠標準,進而更多地減少設計和加工制造工作量,從而縮短生產技術準備周期。
實現零部件通用化和標準化另外還需要實現產品品種規格的系列化和產品質量標準化。零部件通用化和標準化的相關內容見下表。
項目 | 說明 |
產品品種規格的系列化 | 將同一類產品的主要參數、型式、尺寸、基本結構等依次分檔,制成系列化產品,以較少的品種規格滿足客戶的廣泛需要 |
產品質量標準化 | 要保證產品產品質量合格和穩定,就必須做好設計、加工工藝、裝配檢驗、包裝儲運等環節的標準化 |
范圍及對象 | 用途相同、結構相似、參數和尺寸變化有規律的零、部件,可制定統一標準。有些零件不具備制定標準的條件,但能夠與同類產品或不同類產品通用 |
意義 | 制造上可以實現專業化大批量生產,既可提高產品質量,又能降低成本; 設計方面可減少設計工作量; 管理維修方面可減少庫存量,便于更換損壞的零件 |
零部件通用化和標準化的相關內容
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要全面分析產品系列中零部件的特性與共性,從中找出擁有共性的零部件,先將其轉化為通用件后再發展成為標準件。此外,在單獨設計某一種產品時,也應當盡可能選擇已有的通用件。這樣就能夠讓通用件的使用范圍得到進一步拓寬,最終發展成為全系列的通用化。
加強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標準化有利于以下幾種生產方式的實施:
1、彈性成批生產原則
彈性成批生產原則是指通過對產品的系統分析,以便在產品外觀多樣化的背后應用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標準化。這樣就可以用盡可能少的通用化零件裝配盡可能多的產品,這也就實現了制造的標準化和裝配的多樣化的統一。
在通用化和標準化的基礎上增加生產批量,可以改善產品質量的更新速度,增強市場競爭能力。采用通用化和標準化的零件配置產品,可以簡化產品設計,從而進一步完善生產計劃和組織工作。
2、延遲策略
延遲策略就是重新設計產品和工藝以使流程中形成多個產品的差異點盡可能向后延遲的策略。其中,實施延遲差異有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三個重要途徑。
① 通用化指的是采用通用零部件,通過減少產品的復雜性,提高在制品庫存的柔性。
② 模塊化指的是將一個完整的產品分解成一些便于組裝的模塊。在設計階段,將各種功能放入各個模塊中。
③ 標準化指的是用標準產品替代一個產品系列。
零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好處在于通過加強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標準化,可以提高企業實施延遲策略的效果,將產品的多變性和零部件的標準化有效地結合起來,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共性需求分別進行規劃,從而實現高質量、低成本和快速交貨的目標。而在產品設計中零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好處在于實現了生產的專業化,能夠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既節約了材料成本,又降低了產品的制造成本。精益生產管理強調的標準化也是這個原因。
上一篇:大多數企業精益生產失敗的原因
下一篇:精益生產之安全管理細則
關注正睿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正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1254號 粵ICP備13009175號 站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