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會選擇不同的采購模式,而傳統的采購模式都有一定的共性,基于價格和交易方式優先考慮下,傳統采購模式的特點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 采購過程是典型的非信息對稱的博弈過程
傳統采購過程中存在著兩種信息非對稱現象,一是采購方與供應商間的信息非對稱。這是由于采購一方為了從多個競爭性的供應商中選擇一個最佳的供應商,常常會保留私有信息。二是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由于各個供應商都想在競爭中獲勝,而自己的信息被其他供應商知道的越多自己越可能性被擊敗。所以基于這兩方面,供需雙方及供方之間都不能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
(2) 事后把關形式,質量控制不及時
采購方要考慮的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商品質量,一個是交貨期。傳統的采購模式中,由于采購方很難參與到供應商的生產組織過程以及有關的質量控制活動,供應商的產品質量的信息在采購之前很難被采購方知道,而采購方只有在采購后的驗收過程中才能知道所購商品的質量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如果這時再換貨、退貨或另外尋找其他供應商很可能給企業的生產造成巨大損失,所以缺乏合作的質量控制加大了采購方對所采購的商品質量控制難度。
(3) 供需雙方的合作關系短暫,競爭關系長久
傳統的采購模式下,供需雙方間的關系大多是臨時性的,二者間往往競爭多于合作,就是由于供需雙方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信息不對稱,供需雙方缺乏合作氣氛,相互抱怨、扯皮的事情較多,這樣在解決日常問題上就需要消耗很多時間,從而在做長期性預測與計劃工作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
(4) 響應用戶需求的能力遲鈍
傳統采購模式下供應與采購雙方在信息的溝通上缺乏及時的反饋,就容易導致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采購方也不能改變供應方已有的訂貨合同,所以采購方在需求減少時庫存增加,需求增加時出現供不應求而重新訂貨需要增加談判過程,供需之間對用戶需求的響應沒有同步進行,缺乏應對需求變化的能力。
在傳統采購模式中,價格和交易方式是企業最先考慮的,然后再考慮質量、數量和交貨期的問題。導致傳統采購模式的弊端呈現以上四大特點,在市場環境及用戶需求變化迅速的今天傳統采購模式的特點大多不再適用于今天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
上一篇:供應鏈管理模式采購的特點
下一篇:企業管理模式應包含的五大要素
關注正睿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正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1254號 粵ICP備13009175號 站點地圖